本土文苑︱胡孝顺散文《安宁镇锅盖梁变迁记》

发布时间:2024-05-20 浏览:14637

安宁镇锅盖梁变迁记

胡孝顺

安宁镇位于西昌市境内北部,距市区12千米,108国道(机场路)、成昆铁路、迎宾大道、雅攀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早年因集镇西侧有一特大天然水池,四周古树参天,杉柳掩映,故得名“天池”,也叫“天池场”。

锅盖梁集镇地势南北低中间高,形状像村居民做饭盖锅的锅盖,故叫“过街梁”。传说元代后期这里是南来北往的要道,原无固定市场,过往行人生活极不方便。当时有一儒生王某,因纳同姓女为妻触犯族规,被驱除出境,流落到此。他们见这里环境优美,林木丰盛,且能就地取材,便砍树改板建房,经营茶水、饭馆。附近村民纷纷效仿,依地形依次建起了板房,形成了简易街道。

随着人流物流的不断增长,茶房、作坊、马店、旅店等应时而生,形成了南北街,同时向西拓展了西门巷、卢家巷,向东建起东门巷。据传洪武三年(1370)一支部队来此驻守,见此地荒凉,带领平民建筑土城,便于防守。在南北街中央修建了钟鼓楼,鼓楼高三层。掌黑师为对应地方风水地名,楼房封顶时用一口特制铁质大锅倒扣在攒顶上,四周用铁链拴固,即意“锅盖梁”。钟鼓楼后经几次维修,宏伟壮观,檐牙高啄,铁铃叮铛。顶层塑有魁星像,两侧挂有钟鼓。登楼眺望,远山近村,尽收眼底,乡贤名人纷纷在鼓楼的四周题词,成为集镇地标性建筑。

清朝同治年间为抵抑匪患,由乡绅彭贡爷、罗玉芝、黄孟新、朱锡初等发起,赵、陶、王、江等几家旺族赞助,再次对原土城墙加固,从而将集镇四周包围起来,在东西南北四方修设大门碉楼。南门匾额楹联由本乡名士曾育陶编撰,最为著名。额曰“秀挹邛泸”,联曰:

要道扼川滇,孙水潺湲长作带;

严疆通冕越,螺峰翠绿远为屏。

锅盖梁集镇不仅是交易的场所,还是北上成都,南下昆明的南丝绸之路上的驿站。境内宫观寺庙举目皆是,内供儒释道神佛先贤塑像,以供瞻仰定时祭祀祈福。北街有川主庙、观音庙、牛王庙、桓侯宫、禹王宫,南街有南华宫。川主庙前殿右有财神殿,南街土城寨门东侧有天主教堂,南街寨门外西南侧也建有一座字库,西门西侧有杨家碾一座,东侧有著名的罗家大院,北街西侧也有高家大院,这些庙宇、教堂、古建因时代的变迁,年久失修大部分倒塌。

1935年5月18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陆续过境,21日红九军团奉命急行军从普格赶到集镇,构筑工事护卫全军过境后,于25日撤离集镇,北上泸沽。红军在锅盖梁不进民房,不扰民,积极宣传党的北上抗日和民族团结政策,在川主庙和街面店面上书写了宣传标语。村居民亲眼看到了红军是一支纪律严明,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革命队伍,有志青年纷纷踊跃参军,随红军北上抗日。

1950年3月27日西昌解放后,历届区人民政府、区级机关:粮站、供销社、税务所、邮电局、法庭、派出所、食品站(毛猪站)、卫生院、学校,乡人民政府等入驻集镇内,利用部分庙宇、院落改造(如川主庙旧址安宁镇人民政府、高家大院区人民政府、南华宫旧址六和中心小校),成为办公场所。

在改革开放春风的沐浴下,集镇境内的粮站、供销社将原库房、围墙、门面部分拆除,后退建成商业街。区乡两级政府又对南北街街面进行了硬化。镇政府又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拆除干家沟沟部分村民房屋扩建成街道。1996年抓住安宁镇建设四川省第四批试点城镇机遇,将火车北站西面康宁村3组和8组、东山村部分的土地征收,规划建成二横三纵新街区。

随着众多大中型企业入住安宁镇,需要大量土地。生存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康宁村两委寻求了多种途径,但都无法解决,通过外出考查学习,结合自身的地理位置优势提出,“离土不离乡,失地不失业,就地再就业”发展思路。征求村居民意见,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旧城村改造“草案”后,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同意后,于2002年开始实施旧城村改扩建工程,在各级相关部门、广大村居民的大力支持下,历经近20年的不懈努力奋斗,先后建成了康宁大道(现改建为“迎宾大道”)、新农路、锅盖梁路、锅盖梁东路、锅盖梁西路、米市路、安航路、商业西路、西门巷、天池路、石桥路、卢家巷等四横四纵的街道。

北街牛王庙恢复重建,名净安寺。道路街道两旁房屋整齐美观,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全,面貌焕然一新,集镇环境优美,市场繁荣,社会稳定,村居民安居乐业。随着成凉工业园区各大中型企业的入驻,一座集商贸、冷链、物流、仓储、运输一体的新型小集镇呈现在安宁河畔。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