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西昌发射出去
伍松乔
火把节是夏天的一把火、一片火, 来自天南海北的三百多名记者和上万名海内外佳宾一样,处处感受到凉山改革开放的逼人热浪与凉山人的滚滚热情。
作为州府所在地的西昌市委书记、市长,操办过节分外忙碌。有朋自远方来,忙得高兴,见贵宾,谈项目,还见缝插针,把一批记者从大会日程中“偷”了出来,拉到市郊四合彝乡。跳达体舞、喝杆杆酒之余,促膝恳谈,专说“中国航天城”。
正当盛年的书记、市长已在领导岗位多年,精通沟通艺术。一大叠宣传资料率先奉上,图文并茂,印得好精美,令记者群中“哇”“哇”连声;又找记者的“感觉”:对西昌的印象如何?
如何?“瓦几瓦(彝语:好)!”“好极了!”
初来乍到者,感慨尤深。原以为蛮荒不毛,却如此富饶美丽——春城、月城、太阳城,又一个川西坝,蜀中第一大淡水湖,长江上游金三角“钒钛之乡”,水电生物资源富集区的腹心带;原以为高原行路难,却见铁路贯穿,每天列车穿梭于成(都)昆(明),108国道纵横,公路交错成网,全天候大型机场东南亚屈指可数;至于邛海的水、泸山的松、西昌的月、安宁河的风、“天下第一灵”的灵山寺、兼得峨眉、九寨神韵且多古冰川遗迹的螺髻山,更有古朴迷人的彝家风情……只好用“如诗如画如歌”来形容了。
主人颔首,掩饰不住满脸对家乡的由衷热爱与自豪,继而展示一枚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的模型,接过众人话头,直奔主题。
书记说:“小平南巡之后,州、市领导大彻大悟、摩拳擦掌,下决心要加快开发,把民族经济搞上去。西昌的优势、进步自不待言,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也十分明显。抓什么机遇?如何起飞?现在上上下下都明确了:一大重点就是——建设中国航天城!”“航天城是举世瞩目的一大名牌,一项规模浩大的系统工程,是重中之重,是龙头!”
彝族市长、当过知青的中央民族学院毕业生,详加阐述: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已成功地发射了“亚星一号”、“澳星”、“亚太一号”等15颗国内外不同型号的卫星,驰名中外,其航天科技和设备已具国际先进水平,成为人类飞向太空的一个重要港口。同时,这里的市场经济发育程度还不高,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两者形成强烈反差。如何充分利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扩大西昌的对外开放和促进经济发展,已成为州、市面临的极大机遇和工作重点。他兴奋地介绍了航天城事宜以“加速度”迈进的情况:中央领导已作出“西昌航天城是国家的门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中央和省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的重要指示,对基层工作这种直接指示和如此提法,全国罕见。
中国西昌航天城“挤上位子,戴上帽子,装进盘子”的工作,从上到下,紧锣密鼓,西昌跨世纪的宏伟长卷正实实在在地铺展开来。
作为前期和配套工作,中国西昌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建立,分为长安工业小区、邛海泸山旅游小区、城南科技商贸住宅小区,已有一大批项目和一批外资和合资企业进入。市长兴奋地说:“老外的鼻子灵得很!”普遍看好西昌航天城这一中国西部投资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火把节期间,他们已经先后和美、日、法、新、韩等国外商以及台港人士进行了实质性洽谈,一天好几拨,天天要忙到深夜一二点。
成事在人,最重要的是干部群众同心同德。
在《攀西开发报》上,记者读到七位作者的同题散文诗,那题目便是:《航天城》。这天,两位西昌主政官员递过来的名片,片头也相同,都是一枚昂首待飞的烫金火箭图案,环书:中国西昌航天城。
好戏在后头!
西昌的腾飞,上下寄厚望,海内外关注,一座“国家级对外开放城市”、“国家级重点发展城市” 跨世纪“火箭”已经“点火”。
接过彝族兄弟馈赠的半边腊猪头,喝下浸透着阿米子 (彝语:姑娘)如火歌声的荞子酒,回味着书记、市长令人鼓舞的一席话,心潮激荡,由衷地说了“卡沙沙”(彝语:谢谢),又捧起牛角大杯回敬——
“祝中国西昌航天城发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