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城作家》春季版文学作品选摘(二)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5470

   《航天城作家》由西昌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西昌市文化馆、西昌市作家协会主办,现发布《航天城作家》春季版文学作品选摘(二),欢迎读者品阅。

   《航天城作家》投稿邮箱:htczj2011@163.com 。

   编辑部电话、传真:(0834)3227086  3222728。



 

桥梁赋

     张世渝

       

    华夏大地,幅员辽阔。纵横万里,山川连绵。茫茫九派兮流中国,道道天堑兮相分隔。逢山开路方可通,遇水架桥则畅行。

    桥是民族智慧,折射时代进步与文明。架木如长龙卧波,叠石似彩虹出世,钢混桥梁变化万千,新月高挂,玉环半沉,彩练当空,巨琴指天……千姿百态。凌空越阻,避涉水之苦。去舟而徒,化险为夷。人畅其行,物尽其流。车辆快达,民莫不利。   

    木桥藤桥砖桥石桥钢铁桥兮与时俱进,梁桥拱桥吊桥廊桥立交桥兮层出不穷。江河大桥虎踞龙盘,溪涧小桥玲珑剔透。装点万水千山,风光更加娇艳。

    历史长河奔腾向前,桥梁珍藏岁月峥嵘。张良下邳圯桥忍辱拾履,孺子可教,收受天书终封侯。司马相如题桥言志:不乘高车驷马,不过汝下,升仙改名驷马桥。张飞长坂桥横戈立马,一声吼退曹操百万兵。诸葛亮金雁桥活捉张任,取西蜀建三足鼎立基业。李春巧建赵州桥,坦平箭直千人过,驿使驰驱万国通。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大宋王朝应运而生。杨志天汉州桥卖刀,杀泼皮让人拍手称快。武松阔板桥发威,英雄大闹飞云浦。    

    八里桥抗击英法联军,彰显抵御外敌决心。汀泗桥、贺胜桥大捷,见证北伐铁军本色。红军飞夺泸定桥,万里长征显神奇。卢沟桥上炮声隆,日寇狼子野心暴露无遗。千钧一发之际炸毁惠通桥,阻击倭贼于怒江成对峙。天安门前金水桥,阅尽中华沧桑与辉煌。

    诗人逢桥多感慨,桥梁与诗久相传。诗仙述离情:年年伤别,灞桥风雪,灞桥得名销魂桥。诗圣发悲吟:车辚辚,马萧萧,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牧低声唱: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陆游发哀叹: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张继枫桥夜泊,江枫渔火对愁眠。朱雀桥边野草花,兴衰自有历史定。波光柳色碧溟濛,曲渚斜桥画舸通,尽显江山多娇。少奇大谦,天津桥上无人知。主席鸿愿,青山着意化为桥。山水本就美,有桥意更浓。

    流水多无情,桥梁非草木。断桥借伞,一见钟情。虹桥赠珠,喜结良缘。西厢草桥惊梦,情起于梦而止于梦。红楼沁芳亭桥,隔岸花分一脉香。七夕鹊桥得相会,爱洒人间与天堂。相恋只盼长相守,奈何桥上等三年。忠贞可鉴日月,桥梁成人之美。

    桥卧江河之上,任凭风吹雨打,不畏惊涛骇浪,风雨不动安如山。背负人踩马踏,承受车轮碾压。忍辱负重,默默无语,何等伟大。

    改渡为桥兮,情系民生,共同富起来。粤港湾大桥兮,国之重器,展示强起来。

    心灵之间添桥梁,相互沟通与理解,大千世界更美好。






绿荫下的童年

  川兴中学初2020级8班  朱彦茹

 

   童年是浸泡在水中的,是被光斑的浅淡推着走的,是被浪花冲激得零散斑斓的…生机是童年的底色,而绿荫是最好的舞台。那种透过绿叶看世界的生活是惬意的,绿荫总是无私地为孩童遮阳,保留童年记忆。

   夏暑还没有消,蝉鸣还在耳边萦绕。村里的几个同龄人一起相约去“冲水站”,所谓“冲水站”呢,就是邛海旁边修建的一个小型蓄水库,在特定时间就会将水冲到各家田边的沟里。在“冲水站”旁的水堤,我们将带来的滑板车、盆、游泳圈准备好,蓄势待发,一声令下,孩子们的欢笑声淹没了浪声。白白的浪花将孩子们冲得全身湿透,在堤坎上撞来撞去。因为堤底很滑,我们像坐滑梯似的从堤口滑到堤尾,不知磨破了多少条裤子。不知被父母打了几次,但还是乐此不疲,总偷偷跑去。

   网鱼网虾也是孩子群里少有例外的事。总能熟知鱼虾的栖息地,然后将它们一网打尽。河底是水草铺成的地毯,很软,所以你会留恋追逐鱼、虾的过程,享受在水流中飞速穿行的激情。岸边的树挡住了大地吮吸阳光的机会,坐在树下,石板清凉,四面青树环合,海风轻柔,有着熟悉的海腥味,闭着眼,幻想自己在蓬莱仙境。

   从家里带些零食、饮料,在草坪上铺个毯子,盘腿坐着,或是躺下,透过绿荫看着碧蓝的天,交谈着各自想说的话,尽管有乐有悲,但抛开一切不愉快,就享受这时,享受这久违的惬意。耳旁有海、有鸟,身旁有石、有山、有知心的伙伴,还有晃荡着的秋千。

   我的童年是野的,是自由的,是有诗有歌的。

   我从不羡慕别人的童年,因为我也曾躺在秋千上听百鸟歌唱;我也曾在乡间田野上追逐蝴蝶;我也曾在大海里捕捉探索。



阳光语言

 川兴中学初2020级8班  余聪志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像是一页页黄金锻打的箔片,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草地上的鲜花对话,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那些蜷缩在一起的忧郁的花瓣,也迅疾展开来,像一只只恭听教诲的耳朵。

   久是晴朗的日子,你或许不会留意阳光。普照大地的阳光,这时像是对着大众演讲的平庸的演说家,让人昏昏欲睡,感觉四处都是燥热的嘈杂。

   阳光动听的声音,只响在黑夜到来前的黄昏,残夜将尽时的黎明,严寒刚过的暖春……鲜花的身后是绿叶,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青峰……身后的爱抚,身后的温暖,身后的坚强,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的冬季。

   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地展示阳光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从地面立刻飞上天空。现实的郁闷,会被一种浪漫的想象所消解。阳光的语言,此时充满禅机,让你理解“天雨花”“石点头”;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垠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你得像一个辛勤的淘金者,从闪动在白杨翻转的叶子上的光点里,把握阳光语言的节奏;你得像一个朴实的农夫,把手指插进松软的泥土中,感受阳光语言的温暖;你得像一个探险家,从人生曲折的经历里,抚摸光语言的柔软……你得像一朵一朵成功的花儿,用自己现时的明艳,来赞美阳光语言的美丽。

   你愿意停下来吗?停下来听一听花开的声音,听一听雨滴的吟咏,听一听阳光关于生命的歌颂……




读沈从文《边城》有感

刘莉


      许多年前就看过沈从文先生的这篇小说,后来又看过一次,这次又在“喜马拉雅”上面听了一次。每次都给人极深的印象。以前觉得那平平静静娓娓道来的故事,很像童年时爷爷在那被长年人间烟火熏得漆黑的空间里,红彤彤的火塘边讲给我们听的那些故事。充满了创世纪般的神秘感却又有一种贴近肌肤般的亲切。那是那样一种生猛的年代,在边远而又蛮荒的淳朴土地上染就的一种独特的色彩,那样的年代在 那样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独有的色彩。

      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来越体会到那娓娓道来背后,一种深深的忧伤和惆怅。正在成长的青春仿佛是破土而出的茁壮小苗。故事的女主人公,十四岁的小女孩翠翠就是那小苗,成长是必然。而她的爷爷,那位摆渡的老人就是那厚重的土地,他用自己的生命来滋养这小苗。可结局都是注定的,那就是必然的分离。不是翠翠这棵小苗逐渐远离泥土般的爷爷,就是爷爷随着年岁的增长随时会死去离开翠翠。一个要立另一个注定要破。相依为命的两个人都在冥冥之中期待着一种稳妥的结局。即使是在以快乐为底色,浪漫为天性,直性子的茶峒人心里,那种痛楚也是从一开始的隐隐作痛,慢慢发展到后来越来越明显的痛。

       这篇以端午节为线索串联起来的小说,不经意之间就把茶峒人整体的性格,风土人情交代得清清楚楚。每一句对白都饱含深意,每一处看似平淡的诉说都和故事的发展紧密关联。让人不得不细细地去体味再体味。和爱情有关的那部分始终像月光一样朦朦胧胧,充满了诗意。这是永远的初恋!爷爷虽然具有看透一切的智慧,却因为过于急切而造成了更深的误会;翠翠虽然极其聪颖,却又混沌未开,只能把自己交给冥冥之中的命运。随着每个端午节的到来,故事就递进一层。从一开始的模模糊糊,到逐渐明晰,在明晰的过程中又埋下了误会的种子,到后来是失望……爷爷因为无法把孙女交给那个自己想要交给的人郁郁而死;十六岁的翠翠虽然无枝可依却依然端庄而独立。就像爷爷说的:“在这个世界上活着就要活得硬扎……”然而希望还在,她依然盼望着……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