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项目|嶲砚工艺雕刻技艺

发布时间:2020-04-02 浏览:5347

      砚台与笔、墨、纸并称为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珍玩,作藏品之选。

      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随着汉代制墨的发展,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徐公砚、木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发展的重要时期,出现了端砚和歙砚。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

四羊方尊砚 (龙潭紫  25×25×18)摄影:郭建良  2013年摄.jpg

      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更替,砚台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

      嶲砚工艺雕刻技艺,是一门通过师承而来的制作砚台的传统手工技艺。利用锤、砸、砸卡、木钻、锯等工具,对选好的石料通过围料、雕刻设计、磨光、浆墨、上蜡、退蜡等工艺制作而成,制作出的砚台或朴素大方、美观精致,或历史韵味浓郁、时代气息十足,极具实用性和观赏性。

蘑菇砚  风字砚 (芦荟石 14×8×4 13×14×2.5) 摄影:郭建良 2013年.jpg

      凉山地区,特别是西昌、会理、冕宁、越西、甘洛等地区,自古就出产优质砚石, 嶲砚雕刻技艺传承人方晓经过长达数十年的砚石资源考察,走遍了雅砻江、金沙江、大小金河、安宁河等流域的主要和支流周边地区,历尽艰辛,采集了大量的标本和制砚石料。除使用产自金沙江畔带石眼的苴却砚石外,又陆续开发使用了雅砻江的雅江玉、甘洛的胭脂红,越西、冕宁的羊肝石等新的砚材品种。以此为石材的嶲砚不仅具备优质砚品的石眼、火捺、蕉白、金晕等特征和石质细腻、下墨快、发墨不损毫等良好的实用性外,它的色彩也更加丰富和多元,具有广阔的艺术加工空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古卷遗风 (相岭彩石砚 75×40×42 摄影:冷文浩 2015年.jpg

      在吸收中国四大名砚的文化特征和工艺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实际考察和艺术实践,结合四川凉山地区的石材特点,方晓于2003年在西昌举办“方晓个人石砚展”,取西昌曾为古嶲州之意,创立嶲砚品牌,并注册登记,还先后设立中国嶲砚研究所和嶲砚艺术品有限责任公司及嶲砚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1912101638172.jpg

      2019年5月,嶲砚工艺雕刻技艺被认定为西昌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微信图片_201912101638173.jpg

微信图片_201912101638182.jpg

微信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